为加快学院美术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,2023年12月6日晚19点,四川大学艺术学院“艺术研究新视野”《崩裂的目光——〈血衣〉系列作品与王式廓的双重焦虑》线下学术讲座于学院一会议室举行。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到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副研究馆员、广州美术学院特聘副研究员丁澜翔老师担任主讲,由李明教授担任学术主持,赵成清副教授、杜松副研究员担任与谈人。
讲座伊始,丁老师详尽地向大家介绍了艺术家王式廓的生平信息,以及《血衣》创作的历史背景。并通过对《血衣》习作、草图、定稿、素描稿、油画稿的分析,基本确定了《血衣》的几个主要人物,即干部、地主、持血衣妇女、失明老妇、儿童以及残疾农民。
丁老师征引广泛的视觉文本和历史文献,强调王式廓在创作过程中再现了诉苦和斗争会两个现场、两种叙事,并不断加强诉苦叙事,弱化斗争会叙事,以突出“血衣”为象征物和视觉中心,以此召唤阶级观念与阶级仇恨。
随即丁老师转入到此次讲座最为精彩的“悬疑”部分,对《血衣》素描中的“窥视者”和“观望者”进行身份界定。经丁老师研究,隐匿在人群中的二人乃是中农和富农的形象,以期全面深入地反映土地运动各阶层人的心理状态,再现历史的真实细节。
丁老师论及王式廓油画稿时,认为画中所有的改动似乎都朝着“去土改化”的方向发展:一,在主席台布景中增加了主席画像;二,“窥视者”和“观望者”从画面中消失;三,画中增加的暴力元素,指向文革时期象征领域的阶级敌人。
最后,丁老师重申“双重焦虑”主题,阐述在重返历史的道路上,王式廓的双重焦虑不仅是推动他不断调整作品的动力,也成就了《血衣》系列作品,使其蕴含着宏伟的历史信息和政治关切。
讲座结束后,丁老师与李老师、赵老师、杜老师以及多名同学就“图像细读”“媒介跨度”“艺术史方法论”等维度展开热烈讨论,同学们收获颇多,深受启发。